当前位置:主页 > 精神知识 >
老年痴呆
文章来源:未知 发布时间:2016-05-03

 
       一、阿尔茨海默病
 
       阿尔茨海默病(AD)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。多起病于老年期,潜隐起病,病程缓慢且不可逆,临床上以智能损害为主。病理改变主要为皮质弥漫性萎缩,沟回增宽,脑室扩大,神经元大量减少,并可见老年斑,神经原纤维缠结等病变,胆碱乙酰化酶及乙酰胆碱含量显著减少。起病在65岁以前者旧称老年前期痴呆,或早老性痴呆,多有同病家族史,病情发展较快,颞叶及顶叶病变较显著,常有失语和失用。
 
       AD的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,女性多于男性。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有关痴呆患病率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比较接近,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痴呆的患病率约为5%。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,80岁以上的患病率可达20%以上。痴呆患者尸解研究表明,50%~70%为AD。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,AD的年发病率约为1%。AD的发病危险因素包括:年老、痴呆家族史、21-三体综合征家族史、脑外伤史、抑郁症史、低教育水平等。
 
       AD通常起病隐匿,为持续性、进行性病程,无缓解,由发病至死亡平均病程约8~10年,但也有些患者病程可持续15年或以上。主要表现为:
 
       1.轻度  近记忆障碍常为首发及最明显症状,如经常失落物品,忘记重要的约会及已许诺的事,记不住新来同事的姓名;学习新事物困难,看书读报后不能回忆其中的内容。常有时间定向障碍,患者记不清具体的年月日。计算能力减退,很难完成简单的计算,如100 减7、再减7的连续运算。思维迟缓,思考问题困难,特别是对新的事物表现出茫然难解。早期患者对自己记忆问题有一定的自知力,并力求弥补和掩饰,例如经常作记录,避免因记忆缺陷对工作和生活带来不良影响,可伴有轻度的焦虑和抑郁。随着记忆力和判断力减退,患者对较复杂之工作不能胜任,例如妥善的管理钱财和为家人准备膳食。尚能完成已熟悉的日常事务或家务。患者的个人生活基本能自理。
 
       人格改变往往出现在疾病的早期,病人变得缺乏主动性,活动减少,孤独,自私,对周围环境兴趣减少,对周围人较为冷淡,甚至对亲人漠不关心,情绪不稳,易激惹。对新的环境难以适应。
 
       2.中度  到此阶段,患者不能独自生活。表现为日益严重的记忆障碍,用过的物品随手即忘,日常用品丢三落四,甚至遗失贵重物品。刚发生的事情也遗忘。忘记自己的家庭住址及亲友的姓名,但尚能记住自己的名字。有时因记忆减退而出现错构和虚构。远记忆力也受损,不能回忆自己的工作经历,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出生年月。除有时间定向障碍外,地点定向也出现障碍,容易迷路走失。甚至不能分辨地点,如学校或医院。言语功能障碍明显,讲话无序,内容空洞,不能列出同类物品的名称;继之,出现命名不能,在命名测验中对少见物品的命名能力丧失,随后对常见物品的命名亦困难。失认以面容认识不能最常见,不认识自己的亲人和朋友,甚至不认识镜子中自己的影像。失用表现为不能正确地以手势表达,无法做出连续的动作,如刷牙动作。患者已不能工作、难以完成家务劳动,甚至洗漱、穿衣等基本的生活料理也需家人督促或帮助。
 
       患者的精神和行为障碍也比较突出,情绪波动不稳;或因找不到自己放置的物品,而怀疑被他人偷窃,或因强烈的嫉妒心而怀疑配偶不贞;可伴有片段的幻觉;睡眠障碍,部分患者白天思睡、夜间不宁。行为紊乱,常拾捡破烂、藏污纳垢;乱拿他人之物;亦可表现本能活动亢进,当众裸体,有时出现攻击行为。
 
       3.重度  记忆力、思维及其他认知功能皆严重受损。忘记自己的姓名和年龄,不认识亲人。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退化,患者只有自发言语,内容单调或反复发出不可理解的声音,最终丧失语言功能。患者活动逐渐减少,并逐渐丧失行走能力,甚至不能站立,最终只能终日卧床,大、小便失禁。晚期患者可出现原始反射如强握、吸吮反射等。最明显的神经系统体征是肌张力增高,肢体屈曲。
 
病程呈进行性,一般经历8~10年左右,罕见自发缓解或自愈,最后发展为严重痴呆,常因褥疮、骨折、肺炎、营养不良等继发躯体疾病或衰竭而死亡。
 
       AD患者的脑电图变化无特异性。CT、MRI检查显示皮质性脑萎缩和脑室扩大,伴脑沟裂增宽。由于很多正常老人及其它疾病同样可出现脑萎缩现象,且部分AD患者并没有明显的脑萎缩。所以不可只凭脑萎缩诊断AD。SPE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(PET)可显示AD的顶-颞叶联络皮质有明显的代谢紊乱,额叶亦可能有此现象。
 
       AD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。非药物治疗及精神症状的药物治疗可参阅本章第一节和有关章节。
 
       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物治疗较多, 但临床疗效均不确切。AD患者大脑的胆碱乙酰基转移酶(ChAT)和乙酰胆碱酯酶(AchE)活性比常人降低。有证据显示这类神经生化改变与AD患者的记忆损害有关系,所以AchE 抑制剂可改善患者的记忆障碍。此类药物如多那培佐(donepezil)(商品名为安理申Aricept),副作用较少,并无明显肝功能异常。约1/3的AD患者治疗有效,可使认知功能改善,但不能痊愈。胆碱酯酶抑制剂石杉碱-甲(huperzine A)也能改善患者的记忆,副作用较少。
 
       此外,维生素E 有抗氧化作用,对AD患者病情亦有帮助。
 
       二、血管性痴呆
 
       血管性痴呆(VD)是指由于脑血管病变导致的痴呆。过去曾称为多发性梗死型痴呆,近年来病理形态学研究发现,除了多发性脑梗死性病变外还有其它脑血管病变,故现已改称为血管性痴呆。
 
       VD发病率与年龄有关,男性多于女性。导致VD的危险因素尚不清楚,但通常认为与卒中的危险因素类似,如高血压、冠状动脉疾病、房颤、糖尿病、高血脂、吸烟、高龄、既往卒中史等。
 
       与AD比较,VD的起病相对较急,病程可呈阶梯式恶化且波动较大。VD较多出现夜间精神紊乱,人格改变较少见,早期自知力存在,可伴发抑郁、情绪不稳和情感失控等症状。患者有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(TIA)的病史或有脑血管障碍危险因素病史,体格检查可有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。VD认知功能缺损通常较局限,记忆缺损可能不太严重。
 
       对VD危险因素的预防和治疗可减少VD的发病率。治疗能防止VD患者病情继续恶化,有时可改善部份患者的病情。
 
       首先要控制血压和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脂、糖尿病、吸烟、酗酒和肥胖等,注意其他危险因素如房颤和颈动脉狭窄等,华法林(warfarin)可减少卒中伴房颤的危险性。既往有TIA或非出血性疾病致卒中史的患者,使用抗血小板聚集疗法可减少发病的危险性,可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(aspirin)。在卒中或TIA患者伴发严重的颈动脉狭窄时,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。
 
       目前还没有特效药治疗VD。药物如血管舒张剂(如氢化麦角碱)、长春花生物碱、脑代谢药、银杏叶制剂,神经保护剂、钙通道阻滞剂(钙拮抗剂)和N-甲基-D-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在临床上的疗效都不甚肯定。此外,对伴发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者应给予相应的治疗。
 

  • 上一篇:抑郁症及躁狂症
  • 下一篇:精神分裂症
  • 您也许对下面的文章也感兴趣:
    Copyright@2000-2008 All right reserved
    版权信息:成都锦欣精神病医院 蜀ICP备19002359号-1